臺南首推國際教育遊學路線 5條路線帶領學生以國際視野認識家鄉 19校搶先體驗
【視傳媒記者黃雋淮/臺南報導】
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以「走入在地、看見世界」為主軸,首度打造「國際教育遊學路線」,帶領南市學生踏訪老街、古蹟與舊城風貌,透過一日走讀以國際視野重新認識臺南。5 條路線橫跨文化、自然、生態與城市發展,自11月24日起至12月5日陸續啟動,共19所學校參與體驗。每條路線皆融入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未來也將彙編成冊,作為全市教學應用及各校接待國外姐妹校的教材資源。

▲臺南市教育局首推國際教育遊學路線。(教育局 提供)
市長黃偉哲表示,國際教育的核心,不僅是帶孩子「看見世界」,更是從家鄉出發,理解全球如何在在地文化中交織。臺南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多元文化,是適合培養全球視野的城市之一。此次推出的國際教育遊學路線,重新串連文化資產、自然環境與永續議題,讓學生在走讀中閱讀城市、在觀察中培養國際素養。市府將持續以開放與友善的姿態推動國際教育,讓每位孩子都能立足臺南、胸懷世界,成為能與全球對話的新世代公民。

▲東區大同國小走訪新化老街與龍崎牛埔農塘。(教育局 提供)
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,過去學生多以課本與影音素材認識世界,但國際教育不應僅止於單向的文化輸入。本次推出的國際教育遊學路線,正是希望讓學生從在地出發,以真實場域作為教材,從城市的歷史、地景與產業變遷中融入全球議題。無論是從濕地生態理解氣候變遷、從老街保存看見文化多樣性,或從地景再生思考永續城市,每條路線都與國際關注議題相互呼應。教育局將持續深化國際教育推動,讓國際素養融入日常學習之中。

▲賀建國小學生走訪孔廟等文化古蹟。(教育局 提供)
參與這次走讀的賀建國小李宜軒同學等人表示,老師在課堂中常強調「尊重文化是國際教育的重要元素」。此次走訪南美館、林百貨及孔廟,從大型雕塑、古早電梯到百年前學生的求學場景,都讓他們從多元角度認識城市文化,也體會到城市即是最實用的學習場域。
東區大同國小郭秉沅及曾品壬同學分享,這次走讀讓他深刻感受到臺南兼具深厚歷史底蘊與國際視野,新化老街的巴洛克建築與武德殿歷史場域,使他彷彿穿越不同年代,若未來有外國友人到訪臺南,會希望帶他們走訪這些地方。
教育局指出,這次推出的5條「國際教育遊學路線」以在地為起點、國際議題為核心,透過不同主題引導學生以全球視角重新認識臺南。A路線從南美館、林百貨到安平老街,展現城市文化多樣性;B路線走訪新化老街與龍崎牛埔農塘,聚焦地方再生與永續發展;C路線以馬沙溝、七股潟湖與井仔腳鹽田為場域,探討海岸文化與生態保育;D路線串聯月津港、新營鐵道園區與菁寮老街,呈現城鎮文化保存與轉型;E路線則結合關子嶺地熱與林鳳營車站,引導學生理解自然環境與人文生活的連結。五條路線均融入 SDGs 與國際教育核心素養,讓學生在走讀中看見「從在地理解世界」的學習價值。
您可能有興趣
-
-
-
-
-
-
法務部財團法人更生保護會臺南分會慶祝80周年 舉辦更生輔導員表揚大會 致敬默默付出的生命陪伴者
法務部財團法人台南更生保護會今(27)日在法務部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大禮堂舉辦「慶祝更生保護節80周年暨總會授獎輔導員表揚大會」,邀集司法機關代表、高分檢黃玉恒檢察長、臺南地檢署鍾和憲檢察長、襄閱共三位主任檢察官列席、分會宋俊明主任委員、更保委員、社福團體及所有分會輔導老師共同參與,場面溫馨隆重。今年特別表揚多名長期投入更生輔導工作的優良輔導員,肯定他們多年來在社會安全網與修復性司法推動上的重要貢獻。-
2025-11-27
-
台南市
-
-
-